期颐国医路志正:中医药向疫情亮剑!

2020-05-19 05:31:48 栏目:观点
TAG:

     随着连花清瘟胶囊在海外的爆火,除中国外,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时刻牵动着大家的心,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传染性强,对全世界不分种族、不分地域、跨越国界的“无差别攻击”,更是提醒人们,面对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,人类是唇齿相依、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。携手合作,战胜病毒!上下同欲者胜,同舟共济者赢。期颐国医路志正,以中医先行展大国情怀,传递共同抗疫暖新闻、正能量。愿世界无恙,人类康宁!

     全国医务工作者和广大军民响应党的号召,义无反顾地冲上抗疫第一线。广大中医药工作者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的决策部署,坚守岗位、忘我工作,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作用,全面参与疫情防控工作,正是他们的硬核攻坚,步步紧逼,才让无孔不入的病毒上天无路,遁地无门。

     时下,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全球猖獗,给世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害,由于地区局限,路老无法成为抗击瘟疫的先锋,他深表遗憾。在这危急时刻,作为一名老中医,路老首先向奋战在全国各地,尤其是在抗疫一线的中西医同道们、专家团队们,表示诚挚的问候和敬意,并向他们道一声,你们辛苦了!

    纵观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繁衍与发展历程,大大小小的瘟疫其实从未远离人类,在历代应战疫病的过程中,中医已形成了一整套系统且独特的理论和实践体系。自新中国成立以来,在乙脑、流脑、出血热、SARS、甲流等流行性传染性疾病的防治中,中医药均发挥了应有作用,社会各界对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也寄予希望。
    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,百岁诞辰刚逾两月,恰逢新冠肺炎肆虐,心系广大患者,“典范有范例、中医有理法”,路老在第一时间分析时令节气、研讨病理机制、提出防治意见,为前线医者提供参考。回顾往昔,自1939年路老从医以来,80余年临床中诊治过不少急性热病。1954年、1957年分别以专家组成员的身份参加过石家庄乙脑防治、中医抗乙脑成果鉴定和血吸虫病的防治,做出了重大贡献。2003年参加了吴仪副总理在北京召开的抗击“非典”专家座谈会。这些珍贵的实践和历史经验告诉我们,在重大疫情面前,中医是能够大有作为的,中医是一支不可或缺的主力军和生力军。
     在1月24、28日,路老分别向广安门医院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、国家卫健委、湖北省委各级领导呈递了两份防治预案。路老判断此次新冠肺炎当属中医的寒湿或湿温疫范畴。从观察到的舌象来看,苔厚腻是其共同特点,且腻而多兼秽浊之气,而厚腻秽浊之中也不乏带有燥干之象。分析可知,此次湿瘟厉邪兼杂不一的复杂性。其特点可概括为:秽、风、热、燥、瘀、虚。其发病途径为邪自上受、首先犯肺而漫延三焦所在肺腑。其病机为数邪合一、致三焦气道壅滞、上下气机不畅、表里枢机不利、燥热秽浊填其中,热邪难以透解而尽迫于肺。

 

    路老表示:就其治法当以战汗透邪,目的是最大限度的调动患者的免疫机能,使正气驱邪为原则。即张仲景伤寒中谓:“凡病、若吐、若下、若亡血、亡津液、阴阳自和者,便自汗出愈。”之旨。故其治疗宜辛凉甘润、芳香展气、避秽透邪、分消走泄、畅利中焦、透达膜原、行血通络为原则,重点在于调节人体的两个枢轴。

    路老殚精竭虑,以己之学验、出具了以增强人体免疫力为目的的茶饮方;以辛凉甘润、轻清展气、芳香避秽、透达膜原、行血通络、固护肺胃的主治方,方后及又注明了随症加减原则,以供一线同仁临证参考。此外,路老还通过电话、微信,与一线弟子保持着联系,指导来电弟子就高热、咽痛、咳嗽的病人,在运用麻杏石甘、银翘散、升降散组方基础上,另加丹皮、丝瓜络以活血通络,取得热退咳减,肺部症状明显改善的佳绩。
路志正国医大师煎汤代茶饮处方:
生黄芪10g;青蒿6g(后下);金银花10g;百合12g;苏叶8g(后下);牛蒡子10g;桑叶8g(后下);肉苁蓉10g;芦根15g(后下)。
     当代中医在国难当头疫情大敌的形势下,大战谋大计,只有正气内存,邪不可干的结合自然医学,科学防治,精准施策,才能增强人体免疫抵抗力,控制病毒传染!百岁国医,心系百姓,惟愿为国为民稍尽绵薄之力。
     对于阻击疫情的“中医方案”,路老信心满满,除此之外,他也向一线的防护人员强调了关于新冠肺炎病毒重点防护的重要性。路老说:“因为有的肺炎患者开始是没有症状,潜伏期以后症状才会表现出来。所以,在这方面,我们既要借用现代的医学知识,又不能被其束缚,要充分发挥中医辨证思维。虽然疫病传染性强、波及面广,但引起疫病的病机是一样的。故,一定要有一个针对本次疫病的核心处方来解决共性的问题。”解决共性问题之后,就可以根据具体病情进行随症加减,各个击破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。
     自“非典”以后,路老曾提出建议,成立一个联合机构,根据“未病先防”的理念,建立一支中医治疗流感等传染病的人才队伍,这样,可以在传染病到来之时起到有备无患的作用,从而更好地发挥中医特色和优势。那时路老的建议的具体措施是:“每个省成立中医急性温热病研究院,同时开展有关理论和临床的实验研究工作,应对突发事件。”
    大军需要配备大器,才能更迅速、更有效、更精准地打好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。通过这次疫情,路老再次在全国呼吁,“要建立中医标准,综合应对未来各种突发性疾病;要在各省建立中医急性温热病研究所、研究院;要坚定地发挥中医特色,加大力度挖掘中医药宝藏。”只有广大中医同胞团结在一起,亮出最锋利的剑,着力研究最新武器。做到“调百药齐,和之所宜”。才会在未来的各种“疫病”中披荆斩棘,拯救国难!
    中国幅员辽阔、人口众多,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面对过无数次天灾瘟疫,但任何一次艰难险阻都未能阻挡炎黄子孙万众一心、克难前行!在这个特殊的时期,我们有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、统一部署,有亿万军民的团结一心、英勇奋斗,有百岁国医路志正和中医同行们的大医精诚、普救含灵,通过科学防治、精准施策,一定能够打赢这一场人民战争、总体战、阻击战,伟大祖国必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不断前行,迎来繁荣富强,国泰民安!
 

附录:

国医大师路志正给奋战在一线的中西医人员发来慰问信

张伯礼院士、黄璐琦院士、仝小林院士、刘清泉院长及奋战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治一线的广大中西医人员:

    您们好!庚子新春,疫气流行,湖北、河南等省,感者尤多。斯时月令于孟春,人在气交,感之而病,气无所异,人病亦同。两月之间,沿门阖境,流布南北,传染相同者,累以万计,此实为廿年以来,横夭之冠!民族蒙此厄难,您们逆向而行,悯人之疾苦,如恫之乃身,循行救治,使仁寿无伤,免登鬼录,此实为医之大者,为国为民!余一介老叟,虚度百年,遭逢此疫,目击心伤,然睹您们之担当,幸生民之有助,而春山在望,斯不远矣!
“水之积也不厚,则其负大舟也无力。”吾国中医,历千万祀之传承,久与疫情贼遇,积丰富之理论与实践,铸抗疫之中流柱石,与天壤而同久,共三光而永光。生命当敬畏,医者应荣耀!中医存心以济世,念往者犹可谏,来者仍可追,时间将会证明:中医于此疫情防治,定会再彰独特之功绩!
    “疾风知劲草,板荡识诚臣。”疫情期,防控紧张而严峻,您们冲锋陷阵于前,为众人抱薪于苦厄之中,用初心与使命荫庇全国,吾本欲与您们毕力平险,然马齿徒增,只能遥望西南,聊为祝愿。吾愿您们工作之余,于个人体质及防护之处,尤当加意为是。人身脏腑,内得正气之存,外得辟疫之法,于此人间世,方为上策。
    “乌云遮日终散去,青山虽隐依旧在。”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,中国定能早日打赢这场举世瞩目的新冠肺炎“阻击战”!一个“天地风霜尽,乾坤气象和”的美好春天,定会早日到来!
最后,引用毛泽东主席的《送瘟神》作为结尾,期待您们平安归来。
 

春风杨柳万千条,六亿神州尽舜尧。
红雨随心翻作浪,青山着意化为桥。
天连五岭银锄落,地动三河铁臂摇。
借问瘟君欲何往,纸船明烛照天烧!